日前,天津港集團攜手新疆商貿物流集團在烏魯木齊舉辦新疆服務推介會,全面推介天津港港口物流服務最新舉措,發揮天津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作用,為新疆區域及腹地廣大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務,以港口之為更好服務新疆高水平開放,助力新疆建設向西開放橋頭堡。來自政府部門、航運、鐵路、物流、貿易企業及行業協會近300名嘉賓參加。
天津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韓云翔,天津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王桂山,天津邊檢總站副總站長楊俊平,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杜二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邵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睿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胡建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局二級巡視員高建軍,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副總經理陸洲,中國郵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唐新磊,甘肅省國際物流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何雄忠,新疆商貿物流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鄭東,副總經理卡依沙爾,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總經濟師陳雪劍出席活動。韓云翔,邵剛,高建軍、褚斌、陸洲、鄭東分別致辭。
津新合作源遠流長。新疆是天津港重要的內陸腹地,天津港是新疆的最佳“出海口”。天津港始終把服務新疆作為重大任務,深入扎根新疆市場,全面服務新疆對外開放。伴隨著新疆產業升級和生產發展需要,天津港集團不斷完善新疆服務網絡,2000年,天津港集團在烏魯木齊設置辦事處,2009年在伊犁州都拉塔口岸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設立新疆區域總部。目前已設立11家加盟店,遍布烏魯木齊、伊犁、庫爾勒等主要貨源聚集區,把“出海口”搬到客戶“家門口”。
近年來,天津港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津新黨政代表團互訪工作部署要求,主動融入新疆、服務新疆,用心用情打造“東聯西出”津新國際物流大通道,著力服務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聚力打造互聯互通、服務高效、智慧綠色的津新物流大通道。先后開通烏魯木齊、昌吉及石河子-天津港三條海鐵聯運班列,助力“疆字號”品牌走向世界;開通“天津港-霍爾果斯-中亞國家”國際聯運班列,攜手擴大向西開放;串聯海鐵聯運全程物流鏈條,為客戶提供“一單制”“一站式”服務,構建“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全程物流服務體系,切實降低客戶綜合物流成本。
會上,陳雪劍、卡依沙爾作主旨推介。相關航運、物流、商貿企業作業務推介。
為進一步深化津新兩地戰略合作,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天津港集團分別與中國鐵路烏魯木齊鐵路局集團、新疆商貿物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依托鐵路和港口資源,深化海港陸港聯動發展,充分發揮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和天津港戰略支點優勢,共同打造區域多式聯運樞紐,推動更多新疆本地產品通過海鐵聯運模式順利出海,助力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
同時,天津港集團攜手各大航運、物流企業共同為天津港(烏魯木齊)內陸箱管中心正式揭牌,為廣大客戶提供空箱管理、出口放箱、進口還箱、裝箱、拆箱、倉儲、短途運輸、修洗箱等服務,將以此中心為樞紐節點,加強與各方業務合作,推動中歐(亞)班列高質量增長,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為客戶提供上下游多式聯運產業一體化解決方案。
會上,天津港集團面向廣大新疆客戶升級推出六項服務“硬舉措”:暢通服務新疆客戶“綠色通道”,針對新疆進出口貨物,優先辦理手續、優先安排作業、放寬碼頭結關時間、優先協調裝船;開通全天候服務保障渠道;建立一小時直通對接機制;打造專屬全程物流服務;提供世界一流港口高效服務;強化危險品、冷鏈服務保障。
新疆商貿物流集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高質量發展,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服務新疆“九大產業集群”建設,成立的自治區一類國有獨資企業,是新疆對外貿易的窗口、中亞經貿往來的橋梁紐帶及自治區向西開放的主力軍。長期以來,天津港集團與新疆商貿物流集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雙方致力于合作共建物流大通道、陸海口岸聯動發展、中歐班列提質增效,促進津新兩地合作和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今后,天津港集團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充分發揮港口“硬核”優勢,全力打造服務新疆最高效、最便捷、最經濟的出海口,加力推進陸海雙向通道建設,增強港口戰略支點樞紐功能,完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促進港航資源要素加速集聚,攜手構建國際物流貿易大通道,著力拓展港口服務功能,持續完善便捷順暢、經濟高效、智能智慧、綠色低碳的多式聯運體系,為更好助力津新兩地深入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增添新動能。
日前
天津港綠色港口建設再傳捷報
風力發電累計突破2億千瓦時大關
可滿足260臺岸橋一年以上的用能需求
走進天津港,風輪飛轉,光能閃耀
一臺臺挺拔聳立的風機傲然佇立
共同繪就了一幅
科技與生態完美融合的壯美畫卷
彰顯了天津港在推動綠色港口建設的
堅定決心和顯著成效
也向中國港口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
可復制、可推廣的“天津港模式”
截至目前
天津港共投運風力發電機15座
兆瓦級以上光伏電站2座
總裝機容量78MW
年發電能力達1.8億千瓦時
與同等裝機容量的火力發電裝置相比
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萬噸
節約標煤約5.4萬噸
今年以來,天津港集團落實“雙碳”部署,堅定“投—建—運”一體化方案和“發—輸—用”全鏈條管理兩條主線,全面推進能源供給清潔化轉型,加快實施港口設備電氣化替代,持續完善能源管控智慧化建設,在津港廣袤大地、百里港灣中留下綠色低碳的奮進足跡。
今年以來,天津港集團持續推動港區新能源發電項目應投盡投、應建盡建,完成南疆港區、國際物流區域共35MW風電項目建設投運。預計“十四五”期間,全港新能源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近140MW,年發電能力超3億千瓦時,新能源項目規模化產業化程度在全國港口保持領先地位。
天津港集團推進岸電、充電樁市場化、智慧化、集約化管理,實現碼頭岸電應建盡建、應接盡接。截至今年三季度,岸電連船已完成677艘次,供電量達到67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9%和31%;建設了涉及焦炭、遠航、匯盛等區域共計150基充電樁,已提供充電服務約7.3萬車次,累計充電量達1300萬千瓦時。后續計劃繼續投建充電樁60余基,推動2024年底港內充電設施儲備超200臺,構建港區高質量充電設施”一張網“。
天津港集團不斷豐富拓展天津港能源智能調控平臺功能,建立了運行中心、安全中心和能源中心,搭建逐級分層能源管理模型,實現全港能源系統集中統一和智慧化管控;將數字化轉型工作與業務轉型發展緊密結合,在新能源、輸配電、岸電、充電樁等領域形成超34萬個基礎業務數據,實現“數字化+能源業務”智能化管控框架模式;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港口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提供數字化信息化支撐。
立足新的起點,天津港集團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零碳碼頭”“低碳港區”“低碳港口”三步走目標,以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以實際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日前,隨著天津港國際物流冷鏈基地獲得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碳中和評價證書》,天津港集團本年度已陸續完成集團本部大樓、焦炭碼頭、煤碼頭、外代東疆堆場和國際物流冷鏈基地的“碳中和”認證工作,“零碳”成果已累計覆蓋10家單位,涉及集裝箱碼頭、滾裝碼頭、干散貨碼頭、后方堆場、冷鏈基地及辦公樓宇等多個港口場景,持續為港口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樹立標桿示范。
近年來,天津港集團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港口發展全領域全過程,以“零碳碼頭”“低碳港區”“低碳港口”為建設路徑,圍繞能源供應和需求雙向清潔化兩條主線,堅持以我為主、合作共贏、先立后破,大力推動各項工作實施,輔以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市場化交易等手段打造港口N個“零碳”示范場景。自2021年以來,已先后實現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和三個滾裝碼頭公司的“零碳”運營。
在能源供應側,今年以來天津港集團大力開展風能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在北疆港區、南疆港區、東疆港區新建成7臺風機,累計投運15 臺風機,新能源發電系統裝機容量達78兆瓦,年發綠電能力近1.8億千瓦時,源源不斷為港口生產輸送清潔電能。
在能源需求側,天津港集團以補能設施統籌布局、港作設備電動化應用、運輸結構清潔化轉型為主攻方向。已累計投資超億元,建成150臺供新能源重卡和流動機械使用的充電樁,充電總功率超4.7萬kW;集裝箱、干散貨泊位實現岸電設施100%覆蓋,自有船舶100%使用岸電,來港船舶岸電應接盡接,累計供電量超2000萬千瓦時;港作設備清潔化占比達52%,自用集裝箱運輸車輛電動化比例達70%,并以92臺ART,235臺電動集卡組建規模化清潔能源水平運輸車隊。
面向未來,天津港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聚焦落實“雙碳”部署,以中國式現代化港口排頭兵姿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港口新質生產力,努力成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先行地、綠色港口技術的集中示范地、港口綠色發展成果的展示地。
天津港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發揮港口 “硬核”優勢,努力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超1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0%。
天津港集團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推動內陸物流網絡建設,不斷擴大服務覆蓋范圍,通過內陸物流節點將港口服務向前端市場不斷延伸。今年以來,在穩步提升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新疆等地鐵海聯運班列的基礎上,實現了銀川班列圖定運行,開通了赤峰-天津港班列,推動了安陽班列常態化運行,聯合鐵路北京局集團推進京津冀地區港城班列順暢開行。
天津港集團積極發揮“一帶一路”最佳海陸結合點及中蒙俄經濟走廊東部起點的優勢,持續推動中歐(中亞)班列高質量發展。主動與國鐵集團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充分利用各自作業資源,針對班列的發運組織加強銜接配合,共同做好班列服務保障,積極拓展中亞班列業務,實現中亞班列整列運輸的新突破,“天津港-霍爾果斯-中亞國家” 國際聯運班列成功發運,為客戶提供更加順暢便捷的“天津港-新疆-中亞”的國際聯運全程服務。目前,天津港陸橋國際班列發展向好,中歐中亞班列運量穩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
為提升海鐵聯運組織效率,天津港集團加快海鐵聯運“一單制”推廣應用,聯合船公司向內陸不斷引入內陸航運、物流服務功能,建設聯運貨物在內陸端的啟運、交付節點,共同開展“一單制”海鐵聯運業務,為客戶提供海鐵聯運全程物流服務。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包頭班列、赤峰班列“一單制”業務,整體“一單制”業務實現規模化應用,服務功能拓展至14個節點,合作船公司數量達到11家。
天津港擁有京津冀地區唯一的海鐵聯運集裝箱中心站,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港集團積極推動海鐵聯運基礎設施升級,聯合鐵路北京局集團、中鐵聯合集裝箱公司加快推動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二線束建設。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年裝卸能力40萬標準箱,將使天津港的海鐵聯運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未來,天津港將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和陸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作用,不斷提升海鐵聯運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級,為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大力量。
國慶假期第一天,“愛達地中海”號和“夢想”號郵輪同時停靠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這是自國際郵輪復航以來首次雙母港郵輪同靠,來自全國各地的3800余名游客將從天津出發開啟近一周的日韓旅程。國慶黃金周期間,天津國際郵輪母港計劃接待國際郵輪4艘次,預計進出境游客近1.5萬人次;國內客班3艘次,旅客4000余人。
今年國慶黃金周,各地群眾出游意愿集中釋放,天津郵輪經濟持續復蘇勢頭。為做好雙母港郵輪靠泊工作,充分應對國慶假期高客流量,保障郵輪通航安穩有序,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公司提前與海關、邊檢等口岸單位溝通聯系,加強和船公司、旅行社等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加派工作人員,提高船舶靠港后的聯檢效率,減少下船游客等候時間,全面做好郵輪在港服務工作,提升進出境游客的出行體驗。
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郵輪母港,自2023年9月底國際郵輪航線在天津復航一年來,“郵輪熱”持續升溫,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已累計接待國際郵輪超110艘次,接待進出境游客約37萬人次。2024年以來出入境郵輪超80艘次,不僅有“地中海號”“夢想號”國際郵輪開行母港航線,還迎來了“歐羅巴號”“翠德丹號”以及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旗下開行275天環球航線之旅的“海洋旋律號”等訪問港郵輪。今年9月2日,天津—大連客滾航線正式復航,進一步深化環渤海“兩港一航”,打通天津與大連兩地海上客運滾裝運輸通道。
郵輪經濟的持續恢復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扎實推進天津市“十項行動”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天津港集團將把握郵輪經濟持續向好契機,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全力做好郵輪客運服務保障,持續推動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不斷促進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助力天津打造郵輪旅游城市新名片。